近年来,青海省知识产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认真落实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《关于深化协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意见》有关要求,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,加强统筹协调,深化诉源治理,强化队伍建设,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
完善机制,形成多方联动“新格局”。为加快形成协同调解合力,省知识产权局先后与省司法厅、省法院、省财政厅印发出台知识产权纠纷调解、在线诉调对接、协同保护等文件,积极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裁决、司法诉讼、仲裁等有机衔接,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、仲裁确认紧密配合,形成了多方联动解决纠纷新格局。
创新模式,提升调解组织“战斗力”。整合运用法院、知识产权、仲裁委等多种资源,积极探索推行法院推送、调委会协调、调解员办理、法官指导的诉调对接工作模式。目前,依托产业协会、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成立青海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0家调解组织,涵盖了全省8个市州,有序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在线委派、调解工作,全省各级调解组织累计调解案件151件,成功调解25件,涉案金额5122.85万元。
2025年我省将聚焦新领域、新业态,强化部门协作配合,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。一是制定印发《青海省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管理办法》,规范运行调解组织,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政策体系。二是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诉调工作对接站和巡回法庭等多种形式,完善知识产权“总对总”纠纷调解机制,进一步扩大线索来源,形成工作合力。三是采取专题培训、现场观摩、案件评查等多种手段,强化调解组织队伍建设,着力提升调解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,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。
Copyright @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海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
平台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